電建海投公司員工王輝海外支教時教孩子們中文。圖為王輝和孩子們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在老撾南歐江畔的惠婁村,37歲的盛蓮老師在這里教書10余年,見證了村里近幾年的蛻變。讓她最有切身體會的是,10年前,漏風漏雨是教室的常態,孩子們只能在操場上學習,由于一個大項目的到來,這里不僅建設成了最大的移民村,還修建了新房子、新教室,帶來了新課桌、新板凳,為老師配備了辦公室。如今,盛蓮老師很滿足于現在的一切,她的夢想就是希望自己教的孩子好好學習,成長成才,早日為國家、為社會作貢獻。
這個大項目就是由中國電建投資建設的南歐江流域梯級水電站,其中配套了一個溫馨的“小”項目——電建海投公司青年志愿服務項目。
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配套青年志愿服務項目,是電建海投公司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落地項目的標配,也是中國電建踐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電建海投公司是中國電建專業從事海外投資業務的法人主體。自2013年起,電建海投公司青年志愿團隊依托海外投資業務,精準聚焦“一帶一路”沿線,持續開展“關愛一帶一路沿線困難青少年”海外志愿服務項目。
擦亮最美“中國名片”
2022年,中國電建海外投資,走過了10年歷程。與此同時,電建海投公司青年志愿團隊也跟隨一個個大項目,在18個國家或地區,根據屬地特點和需求開展了關愛青少年兒童的志愿服務項目。
電建海投公司團委書記邱清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如果說中國電建海外工程項目是為當地建設硬件,那我們的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則是為當地配置軟件,通過青年公益力量,擦亮最美‘中國名片’?!?/p>
10年來,電建海投公司通過發揮平臺的作用,對內積極聚合集團內子企業志愿力量;對外,在駐外使領館的統一領導下,積極整合同在屬地國多家企業的力量。在老撾、巴基斯坦等國家,中國電建擔任當地中資企業協會會長,多次組織兄弟企業開展捐贈等活動。
邱清介紹,志愿團隊依托海外業務團隊組建,核心成員是公司派海外的中方青年員工。針對投資項目在海外有最長40年運營期的特點,扎根當地,長期開展志愿活動;團隊堅持輪崗制、幫帶制管理,利用施工建設企業人數上的優勢,在屬地項目大量開展開放日、技術培訓、關愛慰問等活動。
不久前,中國電建南歐江項目公司組織員工來到老撾瑯勃拉邦蟠龍村,對蟠龍村小學和社區進行公益捐贈,用于改善蟠龍村小學教學環境,為蟠龍村社區安裝太陽能路燈,并赴造紙和傳統織布文化館開展社區交流活動。
文化交融的“使者”
2020年臨近中國傳統節日“春節”,在印尼明古魯電站工作的電建海投公司青年員工王輝和往常一樣來到中文培訓班,為同學們講解春節、祝福吉祥話以及貼春聯福字的習俗。
課程結束時,同學們已經可以用中文向“電建大哥哥”王輝表達春節祝福,他們齊聲說著“春節快樂,萬事如意,中印尼友誼萬歲”。這天,同學們還給“電建大哥哥”帶來一個好消息:2020年起明古魯部分學校已經開始設立中文課程。
王輝的海外支教之路始于2015年8月。當年,31歲的王輝第一次外派常駐,踏上老撾的土地,來到中國電建投資建設的老撾南歐江四級水電站。
當地有學習中文的熱潮,學校開設了中文課程,老撾年輕人以能夠去中國留學為榮。南歐江四級水電站位于豐沙里省勐夸縣,縣城僅有的一所學校雖然開設了中文課程,但是由于地處偏僻,教育環境十分簡陋,全校僅有一名中文教師。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從小懷有教師夢的王輝走上了海外支教之路。
王輝說:“沒想到老撾學生對中文有如此高的學習興趣,讓我覺得自己不僅是一名教師,更是一名文化使者。我們長期工作和生活在海外,特別希望能夠宣傳中華優良傳統文化,中文支教讓我實現了這個愿望?!?/p>
在講臺上從最初的擔心緊張,到后來的應對自如,記不清上了多少節課,卻記住了每個孩子天真無邪的笑臉,王輝被孩子們親切地稱呼為“電建大哥哥”。
在老撾、巴基斯坦、印尼,像王輝這樣的“電建大哥哥、大姐姐”越來越多,他們加入支教隊伍,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們還會結合當地的風土人情,開展中外文化交融活動,如開齋節和中秋節融合,讓當地青少年在文化碰撞中找到共鳴和認同。
命運共同體的“播種機”
“那是我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出國,中國之行,讓我大開眼界?!?016年,巴基斯坦青年阿爾塔夫·沙希德在中國電建的資助下,和100名卡西姆電站新員工一起被送到了技術指標十分接近的甘肅崇信電廠,開啟為期半年的“留學”生涯。
與中國同事、中國老師的朝夕相處間,沙希德不僅學習了科學規范、高度自動化的電站運維技術,還感受到中巴友誼的深厚沉淀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的中國同事特別友善,每個人都會給我講起幾個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友誼故事,這讓我很感動。中國人做事嚴謹細致,勤勉敬業,執行力特別強,這一點給我感受最深,這也顛覆了我以往的很多觀念,為我的職業生涯點亮了一盞燈?!鄙诚5抡f。
結束半年的培訓后,沙希德和小伙伴們正式上崗,被分在了卡西姆電站運維部。他按照中國工程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鍋爐檢修技術標準》《鍋爐維護手冊》這些中國出版的電站運維專業書籍,都被沙希德一點一點地“啃”了下來。他還和中國同事探索利用離線堆焊技術自制防磨板,用于輸煤及制粉系統防磨工作,累計節約成本約70余萬元。
2019年3月,工作業績突出的沙希德被正式任命為運維部主任助理。
跟沙希德一樣,在卡西姆電站已經有6名優秀巴籍員工走上管理乃至領導崗位,為巴基斯坦培養了一大批火電建設運營人才,電站巴籍員工比重已經達到了70%以上。
在柬埔寨、巴基斯坦、緬甸、尼泊爾等國家,電建海投公司青年志愿服務團隊多次舉辦為青年就業賦能活動,開展項目開放日、科普等,并提供專項實習和工作崗位,提升青年就業能力。
10年來,依托中國電建海外投資業務的發展壯大,電建海投公司青年志愿項目累計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別青少年18600余人次,集合志愿力量約3620人,各層級志愿服務執行機構49家,主要覆蓋國別和地區18個,文化融合覆蓋1.1萬人次,為屬地青少年提供實習崗位240余崗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圍圍 來源:中國青年報